项目名称:中央美术学院附属苏州中学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
委托单位: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苏州市相城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一、前言
根据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委托单位”)提供的《地块调查委托单》文件内容可知,调查地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尝水路(规划道路)以东、中环北线以北,地块占地面积47389m2(约71.1亩),中心点坐标东经:120.556004°,北纬31.385988°。地块规划为中小学用地(A33),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标准。
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自然自发[2023]234号)文件规定,调查地块规划用途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因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公众健康,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委托苏州市相城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对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二、调查范围
调查地块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尝水路(规划道路)以东、中环北线以北,调查地块南北向约222米,东西向362米,面积为47389m2,调查地块范围如下图1;
图1 地块评价范围
三、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根据第一阶段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获取的资料可知,本次调查地块历史上无工业生产,用地历史较为简单,曾用作河道、农田、塘、闲置空地、道路以及工程项目的临时用地(住宿和办公),地块内有较多的填土和堆土,外来土壤来源地及周边均为农田和村庄无工业污染。识别出潜在的污染源为河道土壤平整施工过程的污染对本地块造成的污染等。
四、采样工作
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地块内历史用途简单无工业活动,潜在污染源主要考虑为修正河道土壤平整,因此污染分布均匀,采用系统布点法(40m×40m),共布设了35个土壤监测点位;调查地块内共布设了8口地下水监测井,呈多边形分布,地块外西侧处布设1个土壤对照点和地下水对照点;地块内河道布设4个底泥和地表水监测点。
监测因子:送检因子为特征因子pH值、石油烃(C10-C4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表1基本项目。
五、调查结论
土壤:本次调查地块内共送检了256个土壤样品(不含密码样)。土壤样品检出的监测因子为pH值、金属(铜、铅、镍、镉、砷、汞)和石油烃(C10-C40)。所有检出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地块内送检的土壤样品均呈无酸化或碱化。
地下水:本次调查地块内送检8个地下水样品(不含密码平行)。地下水样品检出的因子有pH值、金属(镍、铜、汞、砷)和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检出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值和《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评价标准。
底泥:本次调查地块内送检4个底泥样品(不含密码平行)。底泥样品检出的监测因子为pH值、金属(铜、铅、镍、镉、砷、汞)和石油烃(C10-C40)。所有检出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地块内送检的底泥样品均呈无酸化或碱化。
地表水:本次调查地块内送检4个地表水样品(不含密码平行)。地表水样品检出的因子有pH值、金属(镍、铜、汞)和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检出因子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值、《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值和《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评价标准。
本次调查地块土壤质量满足今后开发为中小学用地(A33)要求,无需进行详细调查。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古元路105号市政大厦
电话:0512—65807008
传真:0512—66180070